最新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参加全国数控大赛指导教师工作交流会

2011年10月20日至24日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指导教师工作交流会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在四川绵阳召开,会议由全国现代制造技术远程培训办公室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培训中心承办,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顾问闫永平和数控教研室副主任王继明应邀参加会议。

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专家组组长、北京斐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熊军权,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艺师金福吉,全国数控大赛技术办公室副主任、caxa总裁助理陈言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宋放之,全国数控大赛技术办公室副主任尚玉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杨伟群以及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职业院校数控专业带头人和数控大赛指导教师90多人参加了会议。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国家六部委联合主办的国家一类竞赛——全国技能大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共有2259名选手参加了全国决赛,其中55位选手获得冠军称号,105名选手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5位选手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四届比赛,全国超过2000家企业、超过2000家职业院校、超过150万人直接或间接参与了大赛,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顾问闫永平老师曾担任第三届、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裁判员,李学飞老师在第三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2008年,大连)中取得加工中心教师组第20名的好成绩。

会议对前四届大赛进行技术总结, 对将于2012年10月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的命题、比赛时间、评分标准等技术工作提出工作思路。大赛专家组组长熊军权作题为第四届大赛技术工作总结和第五届大赛技术展望”的报告,大赛副总裁判长金褔吉作了第五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技术展望”的报告,报告认为第五届全国数控大赛将借鉴世界技能竞赛(Worldskills)的命题思路和考核方法,命题中设计过程考核,考核中关注细节,突出操作规范,安全规程和加工精度考核,将质量意识贯穿比赛全过程。同时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启发选手开拓思路,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服务。命题将更多涉及多轴加工工艺和编程技术,加强夹具和复合刀具的使用考核,在竞赛形式和方法上创新,并拟增CAD项目。

中国于2010年加入国际技能组织,2011年10月中国代表队首次参加了在伦敦举办的第41届国际技能大赛中的数控车、数控铣、焊接、CAD机械设计、美发、网站设计等6个赛项的比赛,获得银牌1项、第五名1项、第六名2项、第八名2项,所有参赛选手均获得优胜奖(500分以上)平均成绩名列第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第41届世界技能竞赛数控车赛项中国专家组组长宋放之介绍了世界技能大赛数控加工参赛情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第41届世界技能竞赛CAD机械设计赛项中国专家组组长杨伟群介绍世界技能大赛CAD机械设计赛项并对赛题进行了分析。参会代表们在会上就数控大赛的可持续性发展展开激烈讨论,一致认为通过培训和技能竞赛,我国青年职工和学生的数控技能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数控师资力量有所增强,各职业院校的数控设备也得到了改善,赞同在第五届数控大赛要在现有设备条件下提高评判标准,保证加工精度,注重规范操作和测量方法的考核。杨伟群提出的在已有的3个工种基础上增加CAD工种的建议得到一致认可,认为增加CAD项目有利于突破国内大赛注重培养操作工”的局限性,借助数控大赛平台更为广泛地普及三维工程设计也是顺应国际趋势之举。

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艺研究所。

闫永平老师与王继明老师在会议现场

北京机床研究所金褔吉作报告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