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与实践策略
张臻 郑卫东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跨”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跨”产业界和教育界的“双跨”特征,担负着为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具有教育和经济的双重属性,是各类教育中与地方社会经济最直接、最密切的类型。在高校的四大职能中,科学研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连接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高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和拓展地方服务的关键环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国内高职院校在不断扩展建设成果、提升高职办学内涵的同时,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准备把握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架构、中层组织推进、基层拓展补充”的实践策略,逐步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深入开展科研服务地方,反哺人才培养工作。
一、科研对于高职院校深化改革、提升内涵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基本职能。高职院校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产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成果,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服务。目前我国高职大多是地方高校,这些高职院校作为地方上科研力量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立足于本区域的生产实践,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优势,主动提供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解决企业“生产线上”的难题,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科研是高职师资队伍水平提升的重要前提。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要真正解决好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就必须加强科研工作。科研是高校衡量师资队伍总体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高校师资队伍提升的重要前提。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为企业社会提供技术服务,既助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科专业前沿知识和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也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参与企业实际生产,增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经验,对于高职院校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科研是高职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促进的强劲动力。高职院校科研的根本目标是反哺教学、促进教学,教学是科研的最终驱动力。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是为了把企业生产实际与高校课堂教学相结合,从而推进课程教学改革,达成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通过科研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参与解决企业生产一线上的技术难题,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更深入地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合作企业直接参与课程的设计和评价,建立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联动的课程开发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对技术进步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把科研技术成果、真实项目引入课程,建立真实应用驱动教学改革机制,按照真实的技术和装备水平设计理论、技术和实训课程,依据生产服务的真实业务流程设计教学空间和课程模块,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职业兴趣。
科研是高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力助推器。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有奠定专业基础的课堂理论教学与知识应用创新的实践教学这两者的有机统一。要培养和造就符合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大力创新教育与教学模式,尤其是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高职院校通过开展科学研究服务地方,有助于引入社会应用实践,更新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能够让学生参与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技术问题,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四个目标定位
高职院校的科研必须立足于区域性、地方性的实际应用目标,组织科研力量有目的地进行研究,立足于地方结合企业,将研究成果转化成为产品,并根据企业需求研究技术应用与服务过程中的理论与操作问题。与此同时,科研工作的开展更要善于通过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善于借智借力,创新协同模式,做到:研究方式不封闭,加强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以及与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研究队伍不分散,促进整体团队“跨界”组合和建设,跨专业研究;研究方向相对稳定,做到科研整体规划和特色研究、错位研究、长期研究相结合,有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和成果转化的合作与衔接。基于这样的思路,高职院校科研的重心应在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科研工作服务地方的具体目标定位上可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政校企合作,加快成为区域小微企业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面向区域小微企业,围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努力提高服务企业的要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加快产学研结合,通过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和技术推广体系,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推动技术成果扩散,坚持为区域内企业特别是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人才、开展应用性研究与技术服务。
二是重视科研成果应用推广,逐步成为区域高新技术的孵化器、蓄水池。充分认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服务,加强科研成果转化和奖励力度,充分遵循科研成果提升的客观规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步提升,努力在高新技术开展实质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实践,同时紧密联系企业行业,共建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平台,促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推动区域企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三是通过与大院大所衔接合作,努力成为区域骨干企业的合作伙伴。主动与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互相配合、各展所长,整合利用大院大所与学校自身的技术力量,为区域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服务,与区域大型企业、骨干企业及高科技企业合作,创新人才使用管理模式和技术成果合作模式,通过诸如共建具有承担省、市重大科技任务能力的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建立重点产业技术积累创新合作平台,同时提升学校主体专业师资队伍和区域大型企业、骨干企业的高精尖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能力。
四是创新体制机制,力争成为区域协同创新的生力军。围绕区域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主动推进政府、研究院所、企业行业开展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技术应用和区域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促进劳动者素质与技术创新、技术引进、技术改造同步提高,面向市场共建起更多的区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和技术创新体系,实现新技术产业化与新技术应用人才储备同步。
三、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实践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着力点既不是前沿、高尖端型的科研,也不是纯基础、纯理论的科研,而在于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因此高职院校科研方向的定位应立足于区域性、地方性特定的实际目标或应用目标,坚持科研服务地方的宗旨,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需求,结合高职院校自身专业设置规划,借助和整合社会资源,突破体制机制束缚,逐步搭建对接专业建设、形式多样的科研平台,形成从顶层、中层、底层三个层面同时推进的实践策略,构建起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科研工作体系。
1)学校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搭建顶层的设计与架构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应该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这个大方向。这就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架构服务区域的模式,明确总体服务方向和具体内容,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并建设集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服务、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产业集聚与企业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产学研合作基地。
在搭建学校层面的设计与架构上,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也逐步显现了校企共同体、校企共组职教平台、校企共建数字园产业园等不少好的校企一体化案例和做法。这些都是在学校层面顶层设计架构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顺利推进科研服务地方提供了平台和保障。在这些模式下,一方面学校可以运用政府赋予的政策,以经济、法律手段激励和规范园区内企业参与学校的科研合作,帮助教师设定科技服务攻关方向,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成果转化推广以及员工培训等,为教师开展应用性研究和技术服务提供了“家门口的实战地”;另一方面,学校通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利用自身优势条件,也可以搭建工业设计促进中心、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各种区域性中小企业研发和技术服务中心,既展示了学校科技开发和技术服务综合能力,也帮助学校相关专业提高了对“圈外”企业参与合作的吸引力,这就为教师开展科研服务地方提供“桥梁”和“资本”。
2)团队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开展中层的组织与推进
科研团队是高职院校开展学术研究、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地方合作的主力军。通过组建各类研究机构、特别是校企合作研究机构,能够逐步打造服务地方的科研团队,同时能够整合学校和企业双方科研优势力量,针对企业生产一线上的需求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等工作,有助于解决企业重大难题。通过科研的团队合作也能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整体研究实力。
高职院校研究机构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引入大院大所提升自身的科研力量,另一方面也需要突出高职特色,建设推进不以课题论文而是以市场实效为目标的工业设计中心、产品设计中心等。高职院校研究机构可以设立研究所、产品研发中心、教授/博士工作室、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等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研究机构可以在科技研发、咨询服务、产品开发、技艺传承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各有侧重,面向地区中小企业开展各类技术服务,具体开展和承担技术攻关、协作、传艺、交流等工作。此外,高职院校的研究力量决定了研究机构不能只求“高大上”、高精尖,还要兼顾中小微,重视培育和积累,鼓励有服务创新能力、有探索钻研精神的年轻教师开展科研工作。同时,高职院校要推行灵活的考核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机构开展个性化的工作考核,要体现自身服务地方的应用性特色,否则就要及时摘牌,既要“放水养鱼”,也要优胜劣汰。这样就能逐步形成多层面、多形式、滚动发展的校级研究机构体系。这个研究机构体系将为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开展团队层面的组织和推进,实现高职院校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同时团队协作也会让攻克企业生产一线的大题难题成为可能。
3)个体层面为科研服务地方提供基层的拓展与补充
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需要通过学校层面的体制机制架构和团队层面的具体项目组织推进,保证科研服务地方的深度,也需要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人员以个体为单位,主动出击,单兵作战,更方便灵活地“渗透”到区域各企业、特别是可以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保证科研服务地方的广度。在科研服务地方工作过程中还往往存在一些现象,一方面,区域内中小微型企业的数量往往占多数,这些企业因为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力量薄,科研方面投入也相对较少,但恰恰是最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升级的;另一方面,科研本身有不可预见性,开始一项技术改造的同时必须要能接受失败,但可能的失败往往会引起委托方和受托方的顾虑,这是一项技术项目在洽谈期间就被长时间搁置甚至最终放弃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些考虑,高职院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推进个体科技人员开展地方服务,为高职院校科研服务地方提供一种有效拓展和补充手段。
为鼓励教师个体开展地方服务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可以推行实施“科技特派员”、“种技术”等这一类的专项活动。“种技术”主要面向区域内中小微企业,重点围绕企业生产布局改进与现场质量管理、生产线改造与技术工艺改进、管理咨询与项目策划、人力资源规划与技术骨干培训方案实施等方面内容,急企业之所急,以技术(服务)为“种子”,将它们“种”到企业,让企业“收获”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达到地方高校科研为地方服务的目的。只要教师能确实为区域内小微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不论项目大小学校均予以认可,将其列入校级科研课题,同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为教师开展企业研发的费用“买单”。服务中小微企业的“种技术”活动虽然技术层次、经济回报不一定高,甚至是科研工作中的“脏活累活”,但却是增强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学校应用性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四、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为更好地围绕高职科研服务地方的四个目标定位,推进从顶层、中层、基层的实践策略,高职院校还需要形成人事、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制度保障。
1)行政管理角度调整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地方合作与服务工作的开展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要坚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并最终反哺人才培养工作,因此除了传统科研工作本身之外,必定与科技服务、地方合作、专业教学、招生就业等方面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从行政管理角度调整院校内部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展科研服务地方工作尤为重要。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应推行整体层面的“大科研”策略,将科研管理、地方服务、产学合作、继续教育与培训、大学生创业等相关联工作均纳入学校地方服务与合作重点工作,并指定科研处或地方合作处等某一特定职能部门总负责,在保持原来各院系、职能部门在校企协作、学生就业、订单班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等具体事务性工作不变的情况下,由该职能部门总体统筹学校政校企合作和地方服务,提高工作效率。
2)人事制度方面创新人才管理模式,多种方式解决高层次人才瓶颈
在今后很长的时间里,高层次人才的不足必然是高职院校和区域中小企业提升发展的共同瓶颈。高层次人才需要引进和培养,而在现有条件下,更需要创新使用灵活的人才管理模式,以咨询、兼职、短期工作、人才租赁等方式参与院校和区域科研活动,实现校企之间人才的共享引进、流通使用和联合培养。高职院校在这个问题上,可以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提升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需求,与所在的地区政府合作进行事业编制改革创新,尝试“编制在校,校企共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柔性机制,政校企三方合力打造专业带头人和科技创新服务团队,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端人才。
3)科研制度方面突破传统规定,激励教师以服务地方、提升能力为目标
传统高校的科研制度规定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服务学校名声和教师自身职称为目标。如,奖励、成果、项目等被学校认可的条件之一是本单位必须排名第一。这项几乎在各高校公认的规定,至少对高职院校来讲,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服务地方的科研目标。高职院校科研制度应该有针对性地在教师开展企业技术服务和科技合作的工作上给予支持和引导,以此来激励教师优先关注研究企业的实际问题和难题。只要能为地方服务,能对区域企业的提升和发展有帮助,就不要拘泥于类似第一单位署名的这种形式,都应该给予支持和认可。高职院校在规范完善科研相关制度办法的同时,应该对此有创新改革和举措。例如,在科研成果第一署名单位问题上,只要确实是校方教师主持完成的,虽然企业为第一署名单位,无论学校有无署名,都折合对应常规的标准计算主持教师的科研工作量和奖励。而对企业牵头、学校合作的项目或成果,企方人员为第一主持人,则对校方首位参与教师也按对应标准的一定比例进行折合计算。这些条款内容虽小,但能很好地激励和引导教师多方位开展科研服务地方工作。
本文为宁波市软科学项目《宁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与措施研究》(2014A10037)阶段性成果作者:张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科技与产学合作处副处长,副教授;郑卫东,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