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门户官网!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公开>> 正文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九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紧跟职教改革时代步伐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第九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院长任雁秋

    2020515日)

    各位代表、同志们:

    大家好!下面我代表学校向大会报告工作,提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是我们在疫情防控条件下继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申报自治区“双高”水平职业院校创建、全面推进“三全育人”、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推进内涵建设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节点,我们召开第九届教代会暨第十四届工代会,回顾和总结上届教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下一段工作任务,推动全校上下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实现既定发展目标。

    第一部分 上届教代会以来主要工作的回顾

    两年来,学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稳步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提升。

    两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学校获评自治区级优质校。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全国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三。机电一体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乳品工艺)、工业分析技术3个专业被评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在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我校承接的6个项目、15个任务顺利通过验收,建成了食品营养与检测 、工业分析技术、药品生产技术3个自治区级教学资源库。食品加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和风力发电工程技术4个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并顺利通过验收(见附件1)。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技术、会计6个专业顺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并被教育部立项(见附件2)。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会计两个专业积极开展学分制改革试点,在教育理念、管理机制和培养模式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学分制改革已在2019级全面展开。

    以《悉尼协议》为参照指标,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标准化建设和基于成果导向的课程设计。开发了136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并在教学中广泛应用(见附件3)。成功申报了4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引进智慧树、尔雅等网络平台课程,开出网络选修课32门。严格执行教学检查制度,发布检查通报32期。中职教育日趋规范,对口升学率稳步提升。

    二是专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年来,停招包装策划与设计、视觉传播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新增高铁乘务、护理、家政服务等12个专业。专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得以提高,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19年学校招收应用本科、高职、中职新生5080人,技工学校招生60人。2019届高职毕业生2836人,就业率达95.58%

    三是办学类型更加多样。在原有两所合作本科院校基础上,新增5所合作本科高校举办职业本科教育;240余名学生顺利通过专升本选拔,分别进入7所本科院校继续学习。选派14名学生赴韩国留学深造;接受了多名蒙古国留学生,开展国际教育;与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接收四批学生100多人。接待奥地利、马来西亚、蒙古国等多个国家80多人次来访,洽谈国际合作办学。

    四是“双创”教育成效日益显现。组织师生参加全国、自治区以及各类行业“双创”竞赛30余次,申报项目2000余项,参与学生5000余人次、教师2000余人次。先后获得国家级竞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9项(见附件4)。开设“双创”通识课程5门、专创融合课程13门。指导孵化“双创”项目300余项。推出了“菁英特训营”和“以训代课”两个双创教学服务品牌,开展校内外培训500余人次。特别令人自豪的是在2019年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由王亚非、王刚老师指导的作品“智冷汇——制冷与冷藏工程安装集成及运营服务团队”获得国家银奖,使学校成为教育厅“双创”推进会的典型交流学校。“双创”教育使我们取得诸多国家级荣誉,助力学校实现了弯道超车和跨越发展。

    两年来,我们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规范做好干部配备。修订完善《高层次人才认定、管理办法》、建立高层次人才以及特殊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认定4名教师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面向社会引进1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公开招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业人才22名。完成学校内设机构改革和108名处级、119名科级干部聘用工作。

    二是实施了一批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推荐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名、教坛新秀2名、教学团队2个,均顺利通过评审。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类培训1700余人次,下厂实践400余人次。通过“名师讲堂”、“以老带新”、“教学能力比赛”等多种形式,促进中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开展了47名专业带头人、153名骨干教师的选拔及364名“双师”素质教师的认定工作。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创业咨询师和创新工程师认证考试,87人获得资质认证,这一现象在全国屈指可数。选派5名青年教师赴马来西亚攻读硕士学位。制定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师德师风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四有”好老师队伍日益壮大,良好的教风日渐形成。组织师生参加全国、自治区职业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等多项赛事,获得个人、团队各类奖项共计30项(见附件5)。

    三是承接了一批科研项目。两年来,组织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00余项,获批246项,科研经费160余万元。批准立项的课题中,自治区级科研课题69项,已结题34项;包头市级课题50项,已结题46项;校内课题127项,已结题87项。获批专利18项。出版《高职教育通讯》38期、学报8期。

    两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思政课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制定了《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方案》、《“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等多个文件,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课堂讲授《形势与政策》课972节次。举办全校范围的形势政策报告会10余场。建设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

    二是学生工作呈现新局面。大力倡导“以人为本、亲情服务”理念。通过举办毕业生“饺子宴”等活动,将关心关爱学生落到实处,强化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展了“防骗校园贷”、“珍爱生命”、“戒除网瘾”等多种类型的主题班会,切实增强学生的防骗意识、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圆满完成新生军训、大学生征兵等工作。7594名入学新生顺利完成军训任务;204名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投身军旅。易班建设扎实推进,学生教育管理智能化水平提升。两年累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1671.8万元、校级奖学金130.8万元,覆盖学生人群3772人次,资助育人得以践行。发放勤工助学补贴26.7万元,帮扶学生576人次;发放中职学生助学金1000余万元;为50名特困大学生争取社会捐助慈善款15万元。

    三是推进“三全育人”,落实“五育并举”。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营造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氛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体系,在强化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着手开展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增强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体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将“体育育人”理念融入体育教学、课外训练和竞技比赛中。引入运动世界校园APP,促进学生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成功举办了两届“体育健康文化节”系列活动。组建各类训练队参加自治区比赛,取得多项成绩。共青团工作扎实有效。组建“青年讲师团”,开展“青年大学习”活动,强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组建学生社团40余个,通过文化艺术节和社团文化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依托“智慧团建”系统,推进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学校团委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志愿服务育人功能正在显现。依托包头市志愿服务学院,成功组织策划了包头市首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圆满完成包头市创城工作的各类志愿服务培训任务,包头市志愿服务学院成为包头市和学院的亮丽名片。2018年,学校荣获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集体称号。

    四是宣传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借助主流媒体宣传推介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及特色亮点,在人民网、中国教育报、内蒙古日报等中央自治区包头市主流媒体发稿130余篇,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在校园网主页、学校微信平台发布新闻稿件4000余篇次。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展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设计展出习近平名言、人才培养、思政教育、校企合作等8期专题宣传展板168版。组织万人快闪活动,唱响爱国情怀。

    两年来,我们服务社会的能力得以提升。

    一是校企合作持续深入。以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为抓手,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京东、武汉蒙牛、北京雅森、包头华蒙科技等多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开发、就业创业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组建TCL自动化技师定单班、君诚管业焊接班、盛泰汽车机器人班等多个现代学徒制班。

    二是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完成了校内2689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培训。开展了汽车维修工、保育员、茶艺师等15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共计1276人次。积极拓展培训业务范围,与自治区科技厅、包头市应急管理局、中粮糖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培训各类学员3172人次。2019年,学校各类培训创收达530余万元。

    两年来,我们的服务保障体系运行良好。

    一是环境育人功能进一步增强。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抓手,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校园环境不断优化。2019年,学校进入首批“自治区文明校园”行列并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建设单位”称号。图书馆发挥文化阵地功能,依托“个人数字图书馆”,成功打造“按需定制”服务模式,馆藏图书、数据库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发挥“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引领作用,举办系列读书活动和阅读表彰活动。2019年,学校图书馆获得自治区“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智慧校园建设扎实推进,即将全面投入应用,用数字化为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赋能。

    二是校园环境更加安全稳定。加大平安校园建设力度,完成校园技防设备升级换代,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全覆盖,人防、物防、技防水平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安全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加强外卖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校园交通秩序,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师生安全感和满意度提升。

    三是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实施东围墙改造、道路改造、新增锅炉燃气接入、管道铺设、东西停车场建设、用电增容计量改造、图书馆直饮水引入等工程,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安装。两年来,新栽植、移植各类苗木729株,完成4座楼宇周边场地绿化、腾格里湖水质处理和护坡修复,校园美化、净化程度得到提升。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完成172项政府采购项目、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52项资料汇编和2018年以来基建工程项目固定资产结转;完成6800台套固定资产验收及入账办理;审核录入7785条资产信息;调拨调配资产1866台套;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显著提高。做好财务保障工作,严格收支管理和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开通教职工网络报账系统、学生网络平台自助缴费系统,为师生提供便捷服务。两年争取各项财政拨款3.39亿元、各级专项资金4333万元。完成宿舍人脸识别、人事管理、OA办公等多个软件系统的建设,搭建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初步实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关心关爱凝聚师生人心。学校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高度出发,时刻把广大师生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从走访慰问困难职工到看望节假日在岗职工,从为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和慰问品到用生日蛋糕祝贺生日,从改善校园交通安全条件到增加直饮水服务点等等,倾心尽力为师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题。为解决学校在编教职工子女“小升初”入学问题,学校与包头市教育局等单位多次沟通、反复协调,最终将学校家属区划入包九中分校入学片区,解除了教职工子女就读的后顾之忧。

    四是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把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要位置,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完善方案制度,规范处置流程;抓好宣传教育,建立日志台账;细化防控措施,做好物资保障;启动线上教学,确保停学不停课;加强联防联控,实施师生包联责任制;严格校园管理,成立党员战“疫”先锋队。确保了校园和师生的防疫安全。

    两年来,我们很好地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

    政治保障更加有力。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先后制(修)订了领导班子例会制度、党委会议事规则、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思想引领更加坚定。以中心组学习和各类专题培训为抓手和示范,强化理论武装,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一制作党员标牌,亮明党员身份、强化党员意识。组织建设更加扎实。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夯实基层党建基础。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党员等正常有序开展。作风建设更加务实。以开展“作风建设年”、“持续净化良好政治生态年”活动为契机,结合市委巡察整改反馈意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筑牢忠诚根基、补齐发展短板、改进工作作风、落实整改措施。廉政建设更加深入。认真落实“一岗双责”。扎实开展“两风四官”和“搞庸俗哲学、圈子文化问题”整治工作,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巩固正风肃纪成果。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制定意识形态工作清单、建立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意识形态专项督查、召开意识形态专题推进会、组建网络文明传播队伍,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和主动权。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主题教育期间,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封闭学习7天、集体学习9次、举办3期读书班、围绕5个专题深入学习研讨。各二级部门领导班子集中学习164次、参加专题辅导讲座4场。领导班子成员、处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学生班级,为学生讲授党课80人次。建成“初心园”主题教育活动基地,广大党员群众捐植树苗662棵。

    两年来的办学历程,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紧跟时代步伐是学校发展的引擎。我们坚持紧跟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步伐,巩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成果、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推进“悉尼协议”范式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学分制改革和现代学徒制、实施“1+X”证书制度,推动典型工作过程课程教学设计、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办学实力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巩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们坚持围绕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推进课程体系建设、提高教学数字化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得以提升。

    聚焦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我们以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核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鼓励教师在面向市场、深入企业中扩大视野、提升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双师”素质得以提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我们铭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奋斗目标,将对学生的大爱情怀贯穿于学生工作全过程,统筹推进“三全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深化校企合作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坚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广泛开展企业职工培训,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得以提升。

    强化服务意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坚持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质量,追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办学保障服务能力,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加强党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政治引领。我们坚持以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自我革命的举措,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良好的政治生态、学术生态和质量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沃土。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政治生态、学术生态和质量文化是办学内涵的核心,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这方面的不足。

    两年来,学校健康发展,教育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为社会培养培训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指引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广大教职工众志成城、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位代表建言献策、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校领导班子向全校师生员工、向关心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位代表、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和亟需解决的问题,如人才培养规格还不能很好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专业发展不够协调、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社会培训功能发挥不足、教师“双师”素质“双岗”能力建设机制尚不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思想尚未很好地落实、质量文化氛围不够浓厚、学校办学条件依然薄弱等等。我们绝不能回避问题,必须迎难而上,切实增强忧患意识、机遇意识和发展意识,从变局中发现机遇、从问题中找到办法、从不足中挖掘潜力、抓住不确定性中的确定因素,用新的职教理念、教学方法、管理举措和技术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认真地、持之以恒地加以解决。

    第二部分 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学校下一阶段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建设“双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应用本科院校为目标,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内蒙古自治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实施方案》等国家、自治区关于职业教育顶层设计文件精神,凝心聚力促育人、扎扎实实抓教学、面向市场搞培训、服务企业做贡献。

    我们要抓住职业教育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机制变革,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和质量文化建设;不断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发展能力,用创新精神探索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用创业精神开辟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人才培养,用改革保障培养质量

    (一)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教学数字化水平。我们要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在教学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加强学习通、雨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中的运用;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用数字化为人才培养赋能。

    (二)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促进专业产业对接。我们要对标“双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标准,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围绕地方性、特色化、高水平三个关键因素,办好特色优势专业,加快培养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紧缺人才,重点打造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技术等一批特色品牌专业群,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能力。面对日益激烈的生源争夺形势和就业竞争压力,我们要立足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建立健全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机制、专业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双提高。

    (三)加强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及内容。我们要继续推进《悉尼协议》范式专业建设,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制度实施。要牢记课程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基石和起点,认真做好课程建设,按岗位技术要求挖掘典型工作过程,按生产过程要求设计教学行动导向,以技术技能养成规律安排教学内容顺序,以基本知识、原理点支撑技术技能,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让“做”和“行”贯穿课程设计始终,让“做”和“行”承载育人使命,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点;用线上要求把“学习”还给学生,用线下互动交流、动手联系把“技术”传授给学生,使混合式教学成为轻院教学的主流,使互联网手段与00后互联网原住民亲密互动,用优质教学产品为学生提供一流教学服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库、精品课程等优质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推动翻转课堂、微课、慕课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在抓好教学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和鼓励师生参加各类技术技能比赛,让教育成效经受社会和同行检验,为学校发展积累竞争资源。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要牢记:只有不断变革,才能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变革,才能适应学生、符合学情。在求变中,为学校“技能牵引、知识支撑、实践培养、文化熏陶”的育人方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四)深化校企合作,提升协同育人成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源头活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以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为抓手,积极探索校企联合招生招工一体化,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促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技术服务、社会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企业需求和人才培养有机衔接。探索共建混合所有制技术创新平台、生产性实训基地和办学实体,打造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水平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任务环境中真学真练,掌握真本领。

    (五)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多年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开放才能保持活力,合作才能创造未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开放办学之路,将更高层次的对外合作转化为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优质资源。在巩固已有合作院校良好关系基础上,积极寻求新的合作办学伙伴,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源市场。积极探索建立国(境)外实习培训基地,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能力。加大“3+2”联合办学力度、扩大应用本科招生规模,构建中高职贯通、专本科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

    (六)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轻院教育质量文化。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自我保证机制,实现自我诊断、自主改进常态化。建立完善质量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内涵,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建设好“五纵五横一平台”,强化目标链、标准链“两链”打造,构建“8字螺旋”诊改循环,扎实做好诊改与复核工作、自治区“双高”校创建工作,走好学院发展的关键一步。要加强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麦可思调研报告等大数据结果的分析和应用,让大数据为教育赋能,守牢办学质量的生命线。

    (七)深化“双创”教育教学改革。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双创”教育实践平台,聚焦“双创”项目孵化、中小微企业服务,打造“双创双服”升级版,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善民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双创”师资团队、课程资源、实践基地建设,推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学、实习实训深度融合,相互促进,提高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能力。要加大“双创”大赛优质项目开发力度,提升项目参赛水平和获奖能力。打造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双创”服务品牌,让“双创”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基因。

    (八)构建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增强招生计划编制的科学性,提高计划利用率;加强招生信息大数据分析,优化生源结构和生源质量,为教学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各教学单位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时凝练专业特色和优势,形成宣传亮点,促进就业、助力招生;进一步完善招生就业激励机制,强化政策引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招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新思路、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障生源数量,提高就业质量;健全和优化就业反馈机制,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以就业结果优化招生和人才培养过程。努力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实现招生、就业、人才培养良性互动。

    二、促进教师发展,打造高水平人才队伍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是推动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撑。我们要坚持“内培外引”,筑牢人才之基。加大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吸引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专业人才来校,充实人才队伍、优化队伍结构。鼓励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增长才干;鼓励年轻教师访学进修,提升学历。教育教学岗位是人才成长的最大平台,所有的能力都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深化职称评聘、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激发广大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教师是学校最为宝贵的办学资源,是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载体,是轻院教育质量文化的创造者、传承人。我们要继续开展好“以老带新”、教学观摩、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促进中青年教师成长进步。建设好教师发展平台,落实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制度。做好教师国培、省培工作,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统筹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教师境外培训计划。教学岗位是教师成长的沃土,培训职能是教师发展的平台,服务能力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培训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落实工作责任,大力培育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职业培训师,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双岗型”教师队伍。

    (三)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团队是新时期教师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团队管理制度,完善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落实管理制度和激励措施,整合校内外优质人才资源,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以技术服务为牵引,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大力提升教学名师引领教学科研、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依托职教集团,加强校企人员双向交流、互聘共用,在深化“三教改革”中积极打造专兼结合的一流教学创新团队。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首要在立德。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构建多层面、多环节、多主体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格局。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岗位晋升、评奖评优中,严格落实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典型宣传,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让学校“崇德尚能、爱生善教”的教风发扬光大。

    (五)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相关制度,引导科研与教学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充分发挥科研反哺教学、助力人才培养的功能。聚焦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引导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深化校企合作,共建技术研发平台,引导教师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技术服务,提高教师应用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彰显职教人的社会价值,履行职教人的社会责任,践行“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

    三、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教育服务工作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技术技能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合理安排美育教育和劳动教育内容,充分体现学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吃苦、学会创造”的学风要求。结合实习实训、志愿服务强化劳动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让“崇尚实践、崇尚技能”的校训深入人心。实施美育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提升学生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扎实开展团学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引领,持续做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二课堂成绩单、团学干部和学生党员的选拔培养等工作。加强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发挥团学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社团建设和管理,发挥社团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畅通沟通渠道,发挥学生民主参与校园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会管理建设水平,促进学生群体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三)提升管理服务质量。积极创新学生工作管理、服务、育人有机融合工作模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意识,将大爱情怀贯穿于学生管理工作全过程,服务学生个性化健康成长,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强化学生日常管理,塑造优良校风学风。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优化奖、助学金评审与发放办法,用感恩教育发挥资助育人功能。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法制教育,增进民族感情、增强文化认同和法律意识。

    (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辅导员聘用、管理、培训、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推动辅导员工作提质升级。积极吸纳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等专业教师加入辅导员队伍,促进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五)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引培力度,完善考评机制、激励措施和制度保障,着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从课程资源、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环节、考核评价方式等多方面着手,持续实施思政课综合改革,构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显性思政教育和隐性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大思政”育人工作格局。

    四、履行法定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提升服务社会能力。职业教育是为企业和社会服务的,只有服务好企业和社会,职业学校才有社会价值。我们要大力提倡在校企合作中发现企业技术难题、管理难题,主动研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让教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做贡献、长才干、促教学、显价值,践行“以人才培养树品牌、以服务社会促发展,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进步”的办学理念。

    (二)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广泛开展职业培训。我们要紧盯企业需求,创新服务理念、优化运行机制,用培训产品助力企业发展,用技术服务提升企业竞争力,彰显职教人社会价值。充分利用学校师资、设备、场地等资源优势,积极面向企业、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健全激励保障制度,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创造更加规范和更有吸引力的培训环境,激发二级部门内生动力。推进培训资源建设和品牌建设,提升培训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增强培训项目针对性和实用性,打造培训服务品牌项目,增强社会培训能力和服务就业创业能力。

    五、围绕中心工作,提高服务保障能力

    (一)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完整性、合理性,建立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建立“重实效、节资源”的财务运行机制,以事权和财权相结合为原则,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加强财务系统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提高财务服务水平。增强多渠道筹措资金能力,合理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用社会力量支持办学。

    (二)发挥智慧校园功能。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实现教学信息化、学习个性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办公自动化,创造新型智能化发展环境。我们要充分认识数字化对育人及学校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广大教师和干部要努力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教学、开展管理、提供服务,减少人工重复性工作,贯彻落实“三全育人”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精神。各部门要努力实践好“让数字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路”服务承诺,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的线上“一站式服务”,实现科学规范管理、精准周到服务。

    (三)做好后勤服务保障。持续推进后勤服务综合改革,完善后勤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资产管理与配置,提高使用效率,节约运行成本,不断提高后勤服务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

    (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持续做好校园综合治理和周边环境治理,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继续推动综治管理精细化、“双排查”常态化,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工作力度,构建校园治安、消防、交通管理、防范邪教渗透等为一体的校园安全管理综合防控体系,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统筹推进领导班子建设、师德师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活动阵地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建设,推进“三全育人”,把学校建设成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示范基地。挖掘校园景区文化育人功能,将学校打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科普教育、艺术启蒙、传统文化体验、职业文化素养教育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和利用,提升服务教学科研能力,弘扬读书风气,打造书香轻院。

    (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做好学校各项制度的“废改立合”工作,建立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提高学校管理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制度创新推进管理创新,深化院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激发二级部门办学活力。依法推进党务公开和校务公开,落实师生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师生代表参政议政能力,保障师生切身利益。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能力。总结提炼好“十三五”期间学校发展经验、工作特色及亮点,编制好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以对广大师生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极端负责的态度,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开学复课前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有序、准备充分,开学复课后校园安全、教学有序、防疫到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工作预案,加强教育宣传和应急演练;密切关注师生身体健康,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加强人文关怀,关爱帮扶困难学生;利用好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落细。

    六、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学校事业发展

    (一)坚持党的领导,突出政治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见到实效。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

    (二)坚持思想引领,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严格落实各级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制度,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和理论水平。

    (三)筑牢基层基础,加强支部建设。加强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等制度。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强党支部、党小组,高质量实施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

    (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巩固和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强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坚持领导班子成员调查研究与接待日工作制度,保持与师生的密切联系。发挥党员先锋的模范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发扬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强化责任担当,增强党员领导干部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善于作为的精神。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纠正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强化责任担当,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和教育,严肃执纪问责,加强纪检队伍自身建设和廉政警示教育,筑牢防腐拒变防线,教育引导领导干部树牢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和红线思维,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加强信息公开与社会监督,依法依规公开学校重大决策、重大事项、重大制度,自觉接受党组织、广大师生和社会舆论的监督。

    (六)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和主动权。加强学习教育,利用“轻院大讲堂”、“基层党校”、“党建云”、“学习强国”和领导干部讲党课、支部书记讲党课、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和载体,旗帜鲜明地对广大师生进行教育引导和价值引领。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媒体作用,提高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和凝聚力。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是我们办学的初心。面向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是我们办学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办学的根本任务。

    让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统一到落实各项工作部署中去,把轻院打造成为广大学生德技双修、善于服务、勇于创新的成长平台;建设成为全体教职工积极奋进、成就自我、服务社会的事业舞台,以更好的精神面貌、更实的工作作风、更高的工作效率,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创新发展,向着“双高”水平职业院校和应用本科院校目标奋力前行,开启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部分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数据统计

    附件120182019年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开展情况

    专业名称

    学徒人数

    学校导师

    聘请企业师傅人数

    2017

    2018

    工业机器人技术

    26

    28

    卢玉锋、胡月霞、张丽娟、王继明、李学飞、周建刚、宋飞燕、姜洪涛、刘艳春、温赐奇,共10人。

    10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

    37

    32

    王彩英、呼吉亚、张晓晖、巩真、张存盛、刘利平、王泽、张玉杰,共8人。

    18

    工业分析技术

    13

    13

    于志伟、于东、马韶华、李光耀、许岚、任怡欣、蒋阿宁、张春霞,共8人。

    10

    食品加工技术

    16

    13

    张邦建、纪铁鹏、元向东、魏小雁、徐龙、高宇萍,共6人。

    10

    附件22019年“1+X”证书制度实施情况

    专业名称

    证书名称

    等级

    培训

    人数

    通过

    人数

    百分比

    培训教师

    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

    汽车运用与维修

    中级

    60

    57

    95%

    张芳、贾清华、薛淼、马军(企业教师)

    计算机应用技术

    WEB前端开发

    中级

    101

    5

    5%

    孟庆娟、赵志茹、陈慧英、刘涛、刘莉娜、禹晨

    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

    中级

    79

    45

    57%

    蔡琳雅、李改桃

    会计

    智能财税

    初级

    81

    34

    42%

    李芝芬、谢坤磊、治喜平、杜炜、薛晨峰、邢爱华

    电子商务

    网店运营

    推广

    中级

    正在推进站点建设工作

    工业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

    中级

    正在推进站点建设工作


    附件320182019年课程资源库建设情况

    原二级学院

    名称

    课程数量

    课程名称

    教师人数

    参与教师

    自动化学院

    22

    维修电工、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使用数控铣床的零件加工、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机械基础、可编程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厂供配电、电子产品组装与维修、仪表及过程控制、机械工程图样识绘、焊接方法与操作、车削加工技术、铣削加工技术、使用数控车床的零件制作、电气安装规划与实施、GE基础PAC、电气传动系统分析与检修、工业控制网络及组态技术、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安装调试与运行、电气CAD

    45

    蔡静、陈淑英、陈亚娜、程秀玲、房永亮、付志勇、郭浩、郭微、郝静、呼吉亚、胡月霞、贾大伟、李兰云、李仕慧、李学飞、刘百顺、刘娜、刘小兰、刘彦超、刘艳春、卢玉锋、路宏、吕培、石磊、宋飞燕、覃国萍、王爱林、王海静、王继明、王婕、王文静、温赐奇、薛小倩、杨成武、杨晶、杨新莲、张瑞、张晓燕、张燕、张智慧、赵洁、赵玮、钟学奎、周建刚、周彦云

    乳品与农牧技术学院

    19

    干酪生产技术、冷冻饮品生产技术、乳粉生产技术、宠物疾病临床诊疗技术、园艺植物景观应用技术、发酵乳生产技术、乳与乳制品检测技术、液态奶生产技术、奶牛生产技术、园艺植物花果管理技术、民族特色乳制品生产技术、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检测技术、动物内科病、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动物解剖生理、制糖工艺学、养牛及牛病防治、乳的基础知识、植物育苗技术

    47

    阿燕、池慧芳、崔丽娟、冯子琪、高海峰、高丽霞、管建慧、韩永霞、侯鲁、霍清枝、贾智丽、姜国龙、康丽敏、李景茹、李玉娟、刘爱霞、刘成玉、刘丽娜、刘利清、刘瑞敏、刘文盈、刘永安、卢国卫、鲁永强、马素娟、苗林、祁连弟、沈珺、王菲菲、王文磊、乌雪岩、武建新、武学宁、邢勇、徐贺、徐艳玲、徐莹、杨军飞、余露露、袁晓霞、翟光超、翟丽丽、张红、张晓强、赵洪双、赵鑫、赵秀红

    食品药品工程学院

    15

    青霉素发酵生产技术、食品理化检测、食品卫生检测、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焙烤食品生产技术、食品营养学、肉与肉制品生产技术、微生物技术、药物分析与检验技术、食品感官检测、食品安全质量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品微生物技术、药品检验基础、食品检验基础与分析技术

    34

    白粉娥、边瑞玲、成宇峰、高宇萍、葛凌涛、侯成林、纪铁鹏、李海、李佳、梁蕊芳、刘甲、任志龙、王芳、王凤梅、王海峰、王涵、王莉、王倩倩、王淑艳、魏小雁、魏元、武衍、徐龙、于志伟、元向东、袁静宇、岳泰新、云雅光、张邦建、张记霞、张锐、张文华、张叶叶、钟彩霞

    检测技术学院

    7

    化学分析检测技术、微生物检测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仪器分析检测技术、工业分析检测技术、检验基础(一)、检验基础(二)

    19

    陈建华、崔海荣、蒋阿宁、李光耀、马韶华、马晓宇、乔燕、任怡欣、沙日娜、孙春梅、王玮、许岚、杨广华、于东、于志伟、云丽萍、张春霞、张寅桃、赵晨

    金融财务学院

    12

    理财规划、初级会计实务、会计技能、税费计算与申报、财务管理、统计基础、基础会计、管理沟通与营销技巧、成本会计、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用友ERP供应链管理系统

    28

    白晓慧、白秀珍、邓奇慧、董英、杜瑞、杜炜、贺治英、侯广斌、解坤磊、李白娜、李颖、李芝芬、连波、刘芳、孟欣彤、乔雪芹、孙海燕、田斌、王娟、王晓琳、王喆、魏淑娟、邢爱华、徐晓艺、张彦韬、赵瑞香、治喜平、朱娜

    艺术设计学院

    11

    招贴设计、室内装饰工程预算与投标报价、别墅方案设计与模型制作、装饰工程绘图AutoCAD、企业形象设计、美术基础、构成基础、室内软装设计、住宅空间设计、表现技法、图形创意

    13

    曹永霞、杜丽玮、冯鲁楠、顾珺、康永平、刘宇、刘媛、宋姗姗、苏日娜、孙莉、王丽媛、王强、杨敏

    互联网技术学院

    11

    信息检索与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综合布线工程技术与实训、计算机网络设备互连、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mysqlPHP网站开发、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配置

    16

    车鹏飞、方森辉、郭洪兵、韩耀坤、刘素芬、刘涛、吕润桃、王芳、王宏斌、王慧敏、王敏、于慧凝、禹晨、张建军、张尼奇、张庆玲

    能源工程学院

    8

    风力发电机组运行与维护、风机机械基础及维修、风机电气系统与故障维修、热工测量与仪表、风电机组安装与调试、泵与风机运行、锅炉运行与检修、光伏系统控制技术

    14

    班淑珍、丁丽娜、巩真、海淑萍、呼吉亚、刘利平、卢尚工、马宏革、佟翔、王彩英、王泽、张晓晖、张晓燕、张玉杰

    汽车服务学院

    8

    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空调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传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基础电器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转向行驶与制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维护与保养

    14

    柏劲松、陈淑英、高睿、郭鹏、贾清华、姜旭、康华、刘仪凤、王晋、薛淼、银俊鹰、云枝芝、张芳、张晓燕。

    电子商务学院

    5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配送中心管理实务、物流基础与实务、采购管理实务、电子商务实务

    15

    蔡琳雅、曹静宇、邓莎莎、丰晓芳、高欣艳、郭学慧、韩雪、康舰、李春芝、李改桃、刘江、乔雪芹、宋菲、苏慧杰、杨文娟

    国际学院

    9

    餐饮服务与管理、高职英语、酒水管理与酒吧经营、内蒙古导游基础、三笔一话、学前英语、幼儿教师实用英语口语、蒙台梭利教具操作、学前心理学

    21

    成燕、程艳、董微、窦宇、付文超、韩涛、黄瑶、李萍、李如、李涛、刘芳、刘国强、吕世芳、蒙静、南楠、寿华、王丽萍、王亚婷、吴虹瑾、杨丽娜、朱娇

    公共服务学院

    4

    思想道德及法律基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航服务英语、高职语文

    15

    蔡慧婷、崔艳军、戈丽萍、呼都特、林永祥、乔彩霞、邵晶、王旭、吴丽红、薛萌、杨梅、杨淑杰、杨淑珍、张媛媛、张泽宇

    化工学院

    3

    炼焦生产技术、煤质分析、DCS技术基础

    8

    霍林桃、张瑞芳、宋丽萍、谢修伟、秦祥、吴晓滨、胡智强、林杉杉

    创业学院

    2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创业基础

    7

    李一默、王亚非、马丽、赵德胜、马静瑜、西慧燕、韩燕

    总计

    136门课程

    296


    附件420182019年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师生获奖情况

    1.2018年师生获奖情况

    2018第十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e家享健康

    一等奖

    乔楚瑜、王硕宇、郭俊锋、王新贺、涂丹丹

    李仕慧、赵洁

    新型荞麦保健啤酒的研制

    一等奖

    辛伽惠、刘阳、张磊

    钟彩霞、纪铁鹏

    光伏地暖

    一等奖

    任志伟、李欣锐、赵振忠

    王彩英、班淑珍

    青愿创新咨询公司

    一等奖

    陶嘉玮

    靳玮

    小型旋转式立体车库

    一等奖

    王硕宇、乔楚瑜、郭俊锋、王新贺、刘锦博

    赵洁、侯永亮

    智能仿生机器鱼

    一等奖

    苏健、陶云虎、李智祺、韩睿、刘晓鸣

    刘彦超

    智能牧场

    二等奖

    石雪雨、秦钰斌、张海洋

    陈亚娜、石磊

    自动洗澡机器

    二等奖

    张磊、赵伟、段飞宇、王小甜

    吕润桃

    一种多功能美术箱

    二等奖

    常季红

    王丽媛、马丽

    玩出新高度

    三等奖

    李阳、杨雪

    刘娜、赵洁

    轻魅巡

    三等奖

    乔楚瑜、温志成、赵彦翔

    周彦云、李仕慧

    老碾坊纯粮酒

    三等奖

    郭俊锋、王硕宇、乔楚瑜、王新贺、涂丹丹

    张剑瑞、赵洁

    无烟爆竹

    三等奖

    王晓宇、苏佳、田文辉、安鹏

    徐中华

    无人早餐站

    三等奖

    张宏、张喆、鲍磊

    方森辉

    市外桃园

    三等奖

    李书函、郝卓宇、张雅茹、郭瑞

    钟彩霞、兰石磊

    宠物体验馆

    三等奖

    王翠、杨超凡、张伟

    贾智丽

    车载光伏蓄电池供电系统

    三等奖

    王春明、孔令辉、王学谦

    王彩英、曹琳

    折叠式绘图工具

    三等奖

    王新贺、郭俊峰、王硕宇、乔楚宇

    赵洁、覃国萍

    碎 趣

    三等奖

    王新贺、苗杰、李智祺、苏健

    刘娜、赵洁

    伸缩梯

    三等奖

    郭志强、胡嘉鑫

    佟翔、丁丽娜

    蒙语和全部语言翻译APP

    三等奖

    项国辉、于清光、包音乌力吉、建军

    徐中华

    是什么让你看不见——禁止酒驾(公益海报)

    三等奖

    马志欣、李印全、李娜

    辛介方、闫威

    冷凝管改造装置

    三等奖

    姜征、王一博、王宇、李明

    钟彩霞、谢丽峰

    微信校园通

    三等奖

    陈婷凯、曹鑫波、张征飞、贾治庆

    禹辰、徐明辉

    多功能太阳能插电板

    三等奖

    李晨、张浩宁、样润园、王磊

    丁丽娜、刘利平

    2018年第六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消除发酵电机润滑脂融化问题

    三等奖

    徐俊、山丹、葛可心、刘杰、秦雪洁

    赵德胜、周瑞宏

    基于TRIZ的数控机床冷却液除杂系统

    三等奖

    苏健、王新贺、葛元浩

    刘娜、刘小兰

    2.2019年师生获奖情况

    2019年第五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成员

    指导教师

    智冷汇——制冷与冷藏工程安装集成及运营服务团队

    国家银奖

    朱景月

    王亚非、王刚

    2019年第十四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成员

    指导教师

    Atbot无人机器人商铺

    一等奖

    王硕宇、李超、李文杰

    赵洁

    便携式护肤品盒

    一等奖

    刘银凤、董豆豆

    付佳琦、曹永霞

    检测管家服务平台

    二等奖

    胡荣荣、裴志慧、邢娜娜、周雨菡、刘国庆

    于志伟、王芳

    基于光学显微镜的镜像

    无线传输

    二等奖

    高跃、陈浩、闫志兴、王宇、苏丁博玮

    钟彩霞、兰石磊

    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应用大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提高包钢宽厚板铸坯翻坯机的工作能力

    二等奖

    陶嘉玮、元艳莉、王鹏、白晶晶

    靳玮

    提高有筛锤片饲料粉碎机成品合格率

    二等奖

    郭志强、毕腾飞、朱旭、刘玉含、石瑞鑫

    丁丽娜

    基于TRIZ理论的数控车床刀架定位系统

    二等奖

    王硕宇、乔楚瑜、郭俊峰、王新贺、李超

    赵洁

    2019第七届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提高包钢宽厚板铸坯翻坯机的工作能力

    三等奖

    陶嘉玮、元艳莉、王鹏、白晶晶

    靳玮

    附件520182019年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情况

    1.2018年师生获奖情况

    2018年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获奖名单

    赛项

    获奖等级

    指导教师

    获奖学生

    工业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一等级

    郭微刘娜

    邢晓强、苏健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

    一等奖

    卢玉锋胡月霞

    吕鸣、马先达、郭哺洲

    计算机网络技术

    三等奖

    张尼奇、韩耀坤

    毛新宇、刘震、李吉

    2018中国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

    赛项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机电一体化

    自治区第一名

    韩乾、黄泽

    张瑞、蔡静

    机电一体化

    自治区第二名

    郎晶晶、杜鑫智

    电气装置

    自治区第一名

    张浩然

    房永亮、付志勇、陈亚娜

    电气装置

    自治区第二名

    周志斌

    电气装置

    自治区第三名

    谢佳洁

    信息网络布线

    包头市第二名

    刘振

    方森辉

    “第四届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成员

    指导教师

    相知(香之)花色奶酪

    铜奖

    杨晓婷、刘娟、刘慧琴、李晓泽、李东慧

    乌雪岩

    2018年“创青春”全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计划竞赛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慧吃慧动.健康童年

    三等级

    郭若愚、郭长铭、申试佳、赵婷婷

    韩永霞

    2018年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赛项

    作品名称

    团队负责人

    团队成员

    获奖等级

    教学设计

    现金管理

    李白娜

    连波

    三等级

    课程教学

    两点透视绘制单体家具

    苏日娜

    冯鲁楠

    三等级


    2.2019年师生获奖情况

    2019年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获奖名单

    赛项

    获奖等级

    指导教师

    获奖学生

    工业分析检验

    一等奖

    乔燕、崔海荣

    贾利园、唐诗莹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

    二等级

    刘泽宇、刘素芬

    郭斌、王泽华、黄燕伟

    计算机网络技术

    二等级

    张尼奇、韩耀坤

    张虎成、刘震、李超

    电子商务技能

    二等级

    郭学慧、丰晓芳

    张宇良、杨硕、李彩霞、孙英杰

    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

    三等奖

    张庆玲、刘泽宇

    李吉、王勇鑫、王哲玮

    第五届全国、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名单

    作品名称

    获奖等级

    获奖学生成员

    指导教师

    智冷汇——制冷与冷藏工程安装集成及运营服务团队

    国家银奖

    朱景月

    王亚非、王刚

    关于打造沙地地瓜的绿色产业链

    自治区铜奖

    张春阳

    宋菲、庞宇

    2019年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

    赛项

    作品名称

    主讲人

    团队成员

    获奖等级

    公共基础课组

    品读经典,浸润人生——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

    韩博

    杨梅

    一等级

    专业一组

    菌落总数及大肠菌群检测

    蒋阿宁

    许岚、赵晨

    二等奖

    专业一组

    平面机构的分析

    刘百顺

    刘小兰、赵玮

    二等级

    公共基础课组

    微分学

    董建

    丁万龙、赵建丽、李姝敏

    二等级

    专业二组

    综合布线工程基本施工技能

    王敏

    方森辉、张建军

    二等级

    专业一组

    泵与风机认知及投运

    张晓燕

    张晓晖、班淑珍、丁丽娜

    三等奖

    2019年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

    序号

    获奖教师

    获奖等级

    1

    刘百顺

    一等奖

    2

    王菲菲

    二等奖

    3

    丰晓芳

    二等奖

    4

    莎日娜

    三等奖

    上一条: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1)
    下一条: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会委员会财务工作报告

    关闭

    Baidu
    map